那么 DeFi 中的第一次大规模银行挤兑是怎么发生的? 为什么创建一个有效的算法稳定币这么难? 我们可以从 Iron Finance 的惨败中学到什么? 您将在本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。
Iron Finance 最初于 2021 年 3 月在币安智能链上推出,旨在为部分抵押的算法稳定币创建一个生态系统。众所周知,构建算法稳定币很难。 大多数项目要么完全失败,要么因努力维持与美元挂钩而陷入无人问津之地。 因此,构建算法稳定币已成为 DeFi 的圣杯之一。实现算法稳定币显然会彻底改变我们今天所知的 DeFi 空间。当前的生态系统严重依赖于具有重大权衡的稳定币。 他们以中心化或资本效率低下为代价保持与美元挂钩。
例如,USDC 或 USDT 的托管是完全中心化的。另一方面,像 DAI 或 RAI 这样的稳定币需要大量抵押品,这使得它们的资本效率低下。IronFinance 试图通过创建一个部分抵押的稳定币 – IRON 来解决这些问题。
尽管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,例如在短时间内 IRON 与美元脱钩或 ValueDeFi 漏洞影响了一些 Iron Finance 用户,但该协议仍在继续发展前进。回想起来,从这些问题中恢复最有可能在协议设计中建立了错误的信心,因为其用户认为他们正在打造一个“经过实战测试”的项目。2021 年 5 月,IronFinance 扩展到 Polygon,并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。锁定在该协议中的总价值迅速从数百万美元增加到数十亿美元,在最终崩溃之前超过了 20 亿美元。就在上周,Iron Finance在Polygon 协议上的原生代币 TITAN 的价值从 10 美元升至 64 美元,进而导致银行挤兑。
这种抛物线增长主要是由极高的收益耕种收益和随后对 TITAN 和 IRON 代币的高需求推动的。收益耕种农民能够从提供稳定币流动性对中享受大约 500% 的年利率:IRON/USDC 和更不稳定的货币对(如 TITAN/MATIC)的年利率约为 1700%。为了进一步推动这种抛物线增长,著名投资者马克·库班 (Mark Cuban) 在他的博客文章中提到了 IronFinance。这进一步使该项目合法化并引起了更多关注。2021 年 6 月 16 日,该协议经历了大规模的银行挤兑,导致 TITAN 价格暴跌至 0,并导致数千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。在我们开始展开导致 IronFinance 崩溃的所有事件之前,让我们尝试了解该协议是如何构建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审查项目的设计(包括失败的项目)很重要,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 DeFi 中哪些有效,哪些无效。它还可以更轻松地评估经常重用现有系统的许多元素的新协议。
IronFinance 协议是围绕 3 种类型的代币设计的:Polygon 上的 USDC 和 TITAN 或 BSC 上的 BUSD 和 STEEL 的组合旨在使该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稳定币抵押品的数量,从而使 IRON 部分抵押,从而提高资本效率。该协议虽然在 Polygon 和 BSC 上使用不同的代币,但在两个平台上以类似的方式工作,因此为了进一步简化本文,我将在解释中跳过 BSC 代币 BUSD 和 STEEL。为了实现 IRON 代币的价格稳定,该协议引入了一种依赖于市场激励和套利者的 IRON 铸造和赎回机制。
每当 IRON 代币的价格低于 1 美元时,任何人都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它,并以约 1 美元的价值以 USDC 和 TITAN 的组合形式兑换。每当 IRON 代币的价格超过 1 美元时,任何人都可以以价值约 1 美元的 USDC 和 TITAN 铸造新的 IRON 代币,并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新铸造的 IRON 代币,从而将 IRON 的价格推回到 1 美元。为了更好地理解铸造和赎回的过程,我们必须引入目标抵押品比率(TCR)和有效抵押品比率(ECR)的概念。铸造功能使用目标抵押品比率来确定铸造 IRON 所需的 USDC 和 TITAN 之间的比率。例如,假设 TCR 为 75%。在这种情况下,铸造 IRON 所需的 75% 的抵押品将来自 USDC,25% 将来自 TITAN。该协议从 100% TCR 开始,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TCR。TCR 可以根据 IRON 价格增加或减少。一方面,如果 IRON 的时间加权平均价格大于 1 美元,则 TCR 降低。另一方面,如果 IRON 的时间加权平均价格低于 1 美元,则增加 TCR。赎回机制使用有效抵押比率来确定赎回 IRON 时 USDC 和 TITAN 之间的比率。 ECR 计算为当前 USDC 抵押品除以总 IRON 供应量。如果 TCR 低于 ECR,则协议有多余的抵押品。另一方面,如果 TCR 高于 ECR,则意味着协议抵押不足。例如,如果 ECR 为 75%,每次赎回 IRON 时,用户将获得 75% 的 USDC 抵押品和 25% 的 TITAN 抵押品。重要的是,每次有人铸造 IRON 时,抵押品的TITAN 部分都会被烧毁。如果有人兑换 IRON,则会铸造新的 TITAN 代币。正如我们所见,整个机制虽然有点复杂,但应该可以工作——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。现在,让我们看看导致 IronFinance 崩溃的事件是如何发生的。
2021 年 6 月 16 日世界标准时间上午 10 点左右,该协议背后的团队注意到,一些较大的流动性提供商(又名“鲸鱼”)开始从 IRON/USDC 中移除流动性,然后开始将他们的 TITAN 出售为 IRON。 他们没有赎回 IRON,而是通过流动性池直接将其出售为USDC。 这导致 IRON 价格与美元价值脱钩。 这反过来吓坏了并开始出售其 TITAN 的 TITAN 持有者,导致代币价格在大约 2 小时内从 65 美元左右下跌至 30 美元左右。 TITAN 的价格后来回升至 52 美元,IRON 完全恢复了其挂钩。
这一事件虽然非常严重,但考虑到该协议有过原生代币价值急剧下降和 IRON 短期脱钩的历史,这并没有那么不寻常。同一天晚些时候,一些鲸鱼再次开始销售。这一次不同了。市场恐慌,用户开始大量赎回 IRON 并出售他们的 TITAN。由于 TITAN 价格急剧下降,用于报告 TITAN 价格的时间加权价格预言机开始报告仍高于 TITAN 实际市场价格的旧价格。这造成了一个负面反馈循环,因为价格预言机用于确定在赎回 IRON 时必须铸造 TITAN 代币数量。因为 IRON 的交易价格低于 1 美元,所以用户可以以 0.90 美元的价格购买 IRON,然后以 0.75 美元的 USDC 和 0.25 美元的 TITAN 赎回,然后立即出售 TITAN。这种情况为 TITAN 造成了死亡螺旋,将其价格推至几乎为 0,因为 TITAN 价格越低,为了对应赎回资本的正确金额,需要铸造 TITAN 代币就越多。TITAN 价格接近 0 暴露了协议中的另一个缺陷——用户无法兑换他们的 IRON 代币。这后来由团队修复,用户能够从他们的 IRON 代币中收回价值约 0.75 美元的 USDC 抵押品。不幸的是,TITAN 持有者并非“仅仅”承受25% 的损失,反而蒙受了更惨重的损失。这也包括 TITAN 流动性提供者。
这是因为当 50/50 流动性池中的一个代币变为 0 时,无常损失几乎可以达到 100%。流动性提供者最终会失去池中的两个代币,因为非 TITAN 代币已售罄,而 TITAN 的价值却越来越低。这种情况暴露了 Iron Finance 机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,导致我们可以称之为 DeFi 中的第一次大规模银行挤兑。与采用部分准备金系统的银行类似,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覆盖所有储户,Iron Finance 协议没有足够的抵押品来覆盖所有铸造的 IRON。至少当用作总抵押品 25% 的 TITAN 代币在几分钟内变得一文不值时,情况并非如此。Iron Finance的惨败还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 DeFi 协议不应该完全依赖于人为协调,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激励措施违背协议的情况下。理论上,如果人们只是在短时间内停止销售 TITAN,系统就会像以前一样恢复。在实践中,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驱动力是获利,而协议中存在的套利机会使他们充分利用了这种情况。这也是为什么所有 DeFi 协议都应始终考虑最坏情况的原因。
与 DeFi 中的大多数主要协议失败一样,总有一些教训需要学习。就 IronFinance 而言,有一些重要的要点。
首先,我们总是要考虑在最坏的情况下协议会发生什么。这通常涉及协议中使用的代币之一急剧失去其价值。当协议停止扩展并开始收缩时会发生什么?如果收缩比扩张快得多怎么办?必须始终完全理解协议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价格预言机的使用。他们会报告过时的价格或受到闪电贷攻击的操纵吗?如果是这样,哪些基本协议机制依赖于这些预言机,以及它们在预言机遭到破坏时会如何表现。下一教训是,在池中提供流动性,其中至少 1 个资产可能降为 0,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损失几乎所有的资本,即使第二个代币没有损失任何价值。另一个教训,关注名人及其投资可能是有风险的。强大的力量伴随着巨大的责任,不幸的是,即使只提到某个协议或代币,也会导致人们投资于他们不完全理解的东西——不要成为那个人,并始终确保你做自己的尽职调查。高风险协议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是收益耕种中极高的 APR。如果某些事情看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,通常需要考虑一些风险。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,构建算法稳定币很困难。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功能齐全的算法稳定币在规模上与 USDT 或 USDC 竞争,但这很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数百次失败的尝试。如果你想成为这种代币的早期采用者,那很好,但请记住,数字并不站在你这边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惊蛰财经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mlm.net/wang/87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