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:雄安新区将区块链打造为城市底层基础设施

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(中国证券报记者杨洁)“希望区块链像互联网一样,成为生产生活的底层设施。这是雄安新区成立区块链实验室的初衷。”在雄安新区设立四周年之际,雄安新区区块链实验室主任李军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。新华社:雄安新区将区块链打造为城市底层基础设施新华社照片,雄安新区(河北),4月8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现场(无人机照片)区块链深度融入雄安的建设。雄安新区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资金申请、审批、拨付等工作都通过区块链平台来完成。国内首个城市级区块链底层操作系统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,可以为区块链技术研究、城市应用、行业应用等提供灵活的环境。融入智能城市建设李军表示,在雄安新区,区块链不只是“区块链+”这样的锦上添花应用,而是真正融入智能城市建设治理的底层,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,与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其他技术发挥合力,让未来之城走入现实。2020年12月14日,雄安区块链底层系统1.0发布。这意味着国内首个城市级区块链底层操作系统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。李军指出,以往区块链技术应用停留在“区块链+行业”的层面。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空间远不止于此,将区块链作为城市级数字化基础设施来研究,雄安在国内是首创。李军介绍,雄安区块链底层系统1.0自主可控,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,搭建了一条“核心链+应用链”多层链网融合的新型区块链底层架构,在吞吐量、跨链协同、数据可信交换、安全等痛点问题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。在该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之上,可以开展数字身份、数字信用等诸多区块链基础公共服务,为区块链技术研究、城市应用、行业应用等提供一个弹性的、灵活的环境,促进构建丰富的城域区块链生态。事实上,区块链应用已成为现实。2018年8月,雄安上线了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平台——工程建设区块链信息管理系统。雄安新区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资金申请、审批、拨付等工作都通过区块链平台来完成。李军介绍,该平台已经服务了几千家企业、196个工程项目、14万农民工,累计拨付资金规模约200亿元。通过这个平台,企业与总包商之间,总包商与分包商之间、分包商与施工单位之间所有的合同、票证等都上传到区块链系统,所有的行为都会留下印记,接受监督。在李军看来,该平台还能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利益。“如果有哪个环节拖欠或者克扣了农民工的工资,大家都会一清二楚。”“透明、公开、不可篡改,区块链让数据变得可信,增加了监督的手段,真正成形后会给体制、机制、流程带来变化。”李军说。汇聚资源开展专项研究作为一个公共、开放性实验平台,雄安区块链实验室汇聚各方面的资源、项目和人才,针对基础性关键技术开展专项研究,为区块链在新区扩大应用提供支撑。据介绍,实验室设置了标准与规范研究、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研究、产业运营模式与应用示范三个重点研究方向,并确立了三个长远目标。第一,成为区块链研究与应用的新高地。在区块链技术领域、区块链应用领域、区块链与其他智慧技术融合领域,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均有所领先和超越。第二,成为一个开放的前沿创新基地。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向全社会开放,向全球开放;向创新人才开放,向创新的思想开放,向创新的实践开放。第三,探索实验室经济的新模式,发展创业孵化、技术转移转化、技术咨询、政策咨询、知识产权综合运用、测试评估认证等科技服务,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。李军介绍,去年3月31日实验室成立之前,他们就做了很多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。“包括容量、性能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,以及标准规范如何统一,形成合力。”联盟链的早期应用存在牺牲性能获取可信和安全的情况,但随着应用的深入推进,平衡性能与安全可信的方案已逐步探索出来。“一个方案是在软件架构上做调整分层。”李军表示,“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要极高的性能。比如,A应用可能要快,而B应用要安全但不需要那么快,所以要把A、B分层。”这种分层架构已经应用到雄安区块链底层系统1.0上。作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,雄安需要将区块链实现互联互通。“这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来建设,好比互联网时代,从局域网扩大到城域网,基于共同认可的标准协议,并进一步扩大到广域网。”李军介绍,雄安区块链实验室与国内区块链标准化相关单位均建立了合作,研究制定相关标准。“到去年为止,我们做了三个区块链相关的地方标准,今年要继续增加。”探索建立数字身份体系利用区块链等技术,雄安在探索建立数字身份体系。2019年1月,《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(试行)》提出,要建设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基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评价体系,实时公布各方主体信用信息及信用评价指数。在信息共享及新技术应用方面,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和证照库,项目信息、企业信息、人员信息、文件流转、资金支付等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备份。李军透露,数字身份可能于今年底推出试用。区块链技术、隐私计算技术等综合运用,可以使个人隐私信息被过度调用的情况得到极大改观。“数字身份是以公民法定身份为根源进行扩展,在不同的APP中可扩展不同的身份。通过这种方式,APP不需要调取法定身份信息,只需要相应的扩展信息就足够了。现在公民个人信息暴露严重。比如,注册登录一些APP需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、上传驾照等,而这些APP只需要了解用户是否真的会开车。数字身份体系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。”除了个人的数字身份,雄安新区的树早就有了“身份证”。2017年11月,雄安的“千年秀林”种下的第一棵树拥有自己的“身份证”,全流程记录栽培、检查、管护、修剪的过程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惊蛰财经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mlm.net/wang/1514.html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