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稚嫩到成熟,一位本金翻400倍的投机高手自述

原标题 | 穿越牛熊——在被收割中成长作者:凉粉小刀(推特用户跟币圈结缘,是18年初进了家初创公司,公司有三条产品线:硬件钱包、交易所、ICO平台,硬件在深圳生产,我负责开发手机App。钱包不是当时的主营业务,所以产品经理和BA都是其他组的人抽时间搭把手,整个组只有我一个人算是全职。那段时间压力很大,但也很兴奋。疯狂读书、读源码、画脑图、做笔记,BIP、EIP几乎看了个遍,每天学到深夜,清晨起来去游泳馆游上半小时,到公司喝杯咖啡,就又投入到新一轮学习和coding中。当时最大的动力,就是一夜暴富的梦想。期间加入了DappReview的创世群,参加星云开发者大赛,写了人生中第一个dapp。也加了许多微信群、电报群,还收藏了一个从产品路线、创始团队背景、技术实力……等各个角度给代币打分的网站,每天上去看最近的分析文章,看到打分高的就买一些。跟自己说,鸡蛋不能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。再后来我就出现在了许多维权群里,这是后话。同事苦心劝我,这个产品好坏,跟币价高低没有任何关系,你看那些17年拉上天的币,哪有什么技术和产品,真能做出东西来的,他发的币也不一定就值钱。奈何我根本听不进去。每一份白皮书都让我心潮澎湃,仿佛看到了无限美好光明的前景和钱景。直到我买了EOS,看到它一天之内涨了40%。那时我还年轻,不知道命运的每一份馈赠,都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。这份礼物的代价就是,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,我一直走在回本的路上。18年亏本的方式简直数不胜数。跌跌不休的大盘、高位被套的EOS、打着世界杯旗号的WICC和SOC、一堆人轮流在朋友圈发视频喊利好的火币……回想起来,当时完全没有投资逻辑,更不懂仓位管理,看到有人喊单就冲,然后追涨杀跌,一直是场外赚钱弥补场内亏空。然而这些都还好,因为不管大盘也好,柚子火币也罢,再怎么跌也是有个底线的,充其量是看着本金减少一直焦虑罢了。转过年来,我迷上了dApp菠菜挖矿。犹记得陆老师和牛总一步步教会我计算挖矿成本,计算庄优,又在我上瘾之后苦口婆心警告我不要倍投。可是我没听。当骰子连续开出六七把大,而押注已经到了上限之后,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:倍投是归零的最快途径。然后我就进了号称戒赌群的JKR家人组,进去后发现一个比一个赌的厉害。那是一段很开心的岁月,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在亏钱,都在讨论如何回本,四处薅毛。大概到了五六月份,一种赤裸裸的盘圈dApp爆发了,它完全抛弃了游戏性,直接声称每日回报率百分之多少。回报率哪里来的?拉人头。后进场的人的投资拿去给前面的人当分红,聪明的中国玩家又一次发现了规律,就是我先把脚本写好,一开盘就把代币投进去,只要我能成为最早进场的那几个人,只要项目方能继续拉人进来,我至少亏不了。这个事情发展到了极致,就有个网站喊出了roi 333的口号,每日回报33.3%,上线3天,总交易额达到1亿波场,大概是300万刀。然后就在第三天晚上,在早期用户很开心的等着比谁跑得快的时候,项目方率先跑路了。被项目方割得死去活来,也看了许多智能合约攻击案例之后,我忽然醒悟,为什么同样是程序员,我就只能等着被项目方收割,而不是主动出击?接下来改变了思路,学起了solidity、nodejs,把以太坊和EOS上的攻击手法看了个遍,什么假币转账、数值溢出、越界下注、随机数攻击、自我转账,能用的都用上了,大概搞了72个合约,赚了……200多刀。总归是动手比较晚,那些被发现过的漏洞基本都被堵上了。陆陆续续几个月,还是亏的比赚的多。最惨淡的时候,连几十个波场的羊毛都要去薅一下。Unn在群里说,小刀哥进币圈就是来消费的。又过了几个月,辛辛苦苦攒出来2000个bnb之后,便遭遇了从业生涯中最大的滑铁卢——一个号称“零熵项目“的资金盘。白皮书里面这样写:“绝大多数项目要么是用豪华的技术开发团队开发新的公链 (高TPS,分片,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功能),要么是基于已有公链开发补充协议从而修补一些不完善的功能。然而,自以太坊之后,并没有哪一个项目能够引领区块链下一轮的技术革命。”“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低熵甚至是零熵,即通过重视社区声音,和社区通力合作,高效调配开发和资金等一系列的措施达到,简而言之就是分布式治理(社区治理),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,不消耗过多的资金,将成本损耗降到最小,以此来维护币价。”简而言之,就是“不做事,只拉盘”。刚开始的时候,我只觉得这种项目简直太好笑了,就算是17年那些ICO跑路、国产公链惨不忍睹,你这种一看就要超级玛丽的币难道比他们能好到哪里去?看着推土机一天天往上推,看着45度上扬的K线,我渐渐笑不出来了。后来我咬牙梭了进去。之后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和快乐的,直到它崩盘为止。崩盘离场之后,我又相信了创始人许下的锁仓x个月,以不少于xx价格回购的承诺,把剩下的所有本金都锁了进去。过了不久,他就跑路了。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我一直在反复思考,我为什么从头到尾一直在亏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是因为总是接到二手消息给人接盘;还是容易冲动上头,轻易相信项目方的话术;又或者是仓位管理不对,加上没有投资逻辑;还是新人容易犯的错误我全犯了个遍?困惑迷茫中我胡乱读了很多东西,印象最深刻的是墨客、约翰、比特傻三个人写的文章。约翰说:墨客说:比特傻说:那一刻我仿佛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,几年来的经历一幕幕浮现:喊着FT 100、别墅靠海的张健跑路了;EOS三浪打完,价格甚至就没再超过50人民币;BNB在IEO的故事讲完以后,从39刀直落到9;……每个天王级项目最后都成了天亡级。去你妈的,老子再也不信任何价值投资了!管它什么去中心化、不可篡改、可追溯,我只关心能不能搞到钱。在这个赌局里,我要比大部份人冲的更早,撤的更快!我恨恨地想。机会很多,而我的本金又一次没了。几个月后,Comp发币带来了defi盛夏,而陆老师在oks一战成名,第一个月我甚至犹疑了很久,直到判断出来凭实力实在赚不到钱之后,咬牙掏月费进了群。进群后就陷入了更深的焦虑。每个人都在快速赚钱,那速度几乎是把币圈当作了提款机。而我本金太少,以太坊上的矿没有一个是能挖的起的,于是只能各种冲冲冲。跌10个点止损,翻倍就跑。什么BAL、CRV、YFI、YFII、葡萄、泡菜、红薯、寿司,我统统没挖过,只在1000刀的时候买了点YFI,2000刀抛光。当时AR还是可以在1.2到1.8之间来回高抛低吸的,BAL也是每周发币前卖出,发完币砸盘后买入,完美波段,直到有一天波飞再也上不了车为止。陆老师在复盘时说,很遗憾,虽然身处其中,但我却对此一无所知,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,只有Uniswap大赌场,Yam最经典的那句“对不起,我们失败了”,还有墨客把JST喊了15倍。Comp打响第一枪之后,仿佛整个币圈的资金都在涌入Defi,陷入了一个钱比项目还多的情况。哪怕没有白皮书没有网站只有电报推特的项目都有无数散户在冲,于是7月份几乎每个冲了的项目都在赚钱。而到了8月,几乎每个新上uni的都在跑路。当时有个说法是,池子只有个位数以太的不要碰,有两位数的可以少上,有三位数以太的就可以赌一下了。这三个档次分别叫做:土狗 -> 精品土狗 -> 啸天犬。所幸群里总结出一条规则:陆(陆老师)牛(牛总)墨(墨客)猫(猫皇)刀(卯金刀)这五个人至少有三个人在车上的项目才能上,才避过了无数土狗。JST 15倍之后,热度来到了Justswap上面,记得当时最早的几个币是Ank、DZI,花样还很多,要去Discord抢白名单,抢不到的只能冲超募额度,那时候真是激动人心,Discord频道一开放,就看消息哒哒哒哒往上崩,研究了好几天的机器人,无果,只能拼手速网速。到了上币当天,搞笑的来了,正经的币全都上不去Justswap,反而假币接二连三的冒出来,大家疯狂嘲讽:发假币的都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,发真币的可能是刚毕业的。DZI抢到了白名单,开盘前在场外挂五倍价格没卖出去,开盘后收到发币便只剩两三倍了,不想低价出手,就只能跟后面抢到的TAI一起挖珍珠。而后开启了疯狂奶币模式:墨客说,小刀为了卖TAI的白名单都要疯掉了。可不是快疯掉了么,进群两个月,看着整群的人每天都在数钱,想赚点Skale和Near代投费,熬夜不说,CoinList还屡屡当机,熬了几夜就再也撑不住了。8月28号那天,YFI已经拉到了1.8万刀一个,船长说,“又一个跟YFI一样的机会摆在你们面前,珍珠1.8千一个不过分吧。”玩笑归玩笑,但珍珠当前确实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:波场开始开启造富效应,孙哥拼命造势,错过了YFI的资金大量涌入,波场低廉的交易费用是散户的不二之选。理智告诉我这是空气挖空气的套娃模式,但情绪上已经彻底Fomo。尤其是看到场外200刀一个收来的珍珠,一觉醒来变成3000以后。9月1号,YFII上线币安,高师傅8848的预言成真。9月4号凌晨。珍珠开挖三文鱼,YFI在那之前已经突破三万,市场情绪和流量达到了顶峰,波场系完全罔顾大盘暴跌10个点的事实,白名单1刀的TAI冲到了50刀,珍珠6000刀,每个群都在喊8848这个口号。俩小时后,彻底崩盘。资金蜂拥而至,没人接得住二池抛压。那夜只睡了一个小时,起床后就连justswap都已经上不去了,匆匆忙忙调合约把珍珠萝卜全都抛掉,还算是走的及时,利润回吐有限。马上币安就出来了BSC(币安智能链),汉堡、Bake、吞拿鱼,一个个流动性挖矿纷至沓来,还有个燃烧BNB兑换的斯巴达。崩盘的速度越来越快,以太坊以周计,波场以日计,BSC则是以小时计。像吞拿鱼和后来出来的南瓜,基本上就是二池刚开就死。斯巴达烧完之后,在久远的岁月里都只见灰烬。到了16号,我算了下从最高点起的几个产品跌幅:珍珠跌到1/9TAI跌到1/25月亮跌到1/60萝卜跌到1/70三文鱼跌到1/400吞拿鱼跌到1/500挖不如买的盛况,似乎再也没来过。17号,Uniswap发币,一天之内上齐三大,按当时价格4刀左右算,一个普通地址送了大概800刀代币,又是上车下车互道珍重的时刻。我4个地址开开心心全卖掉了。8个月之后,它飙到了45。回头看,那应该是币圈规模最大,也最值钱的一次空投了,可惜发币时正值低潮期,许多人都毫不犹豫地卖成了u。都说是买在无人问津处,卖在人声鼎沸时,到头来总是知易行难啊!Defi全线崩盘后,感觉身体也撑不住了,索性好好休息了一阵子,顺便重读《叙事经济学》和《随机漫步的傻瓜》,又有了新的感触。去中心化金融的概念19年就已经有了,然而流动性挖矿给它赋予了全新的风尚,随之而来的造富效应又令无数人趋之若鹜。从ICO、FCoin、dapp、IEO到DeFi,每一波叙事都带来了大行情。对赚钱的人来说是行情,对亏钱的人来说则是骗局。当然行情最终也会沦落成骗局。八月底到九月初的两周,仿佛经历了人生的二十年。当知道结果已经注定的时候,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开始的时候冲进去,在大部队入场的时候退场。但可惜当最后这波人开始FOMO的时候,自己却没有做到及时撤退,而是被情绪感染的继续持币观望,回吐了大量利润。今后当谨记:最好的故事,杀最多的人。所幸把这几年的亏损全都赚了回来,还有不少盈余。十二月的DeFi跟之前的DeFi有什么区别?之前的按照国内时间都得熬夜,熬不过,一觉醒来错过很多密码。现在的国内需要早起,于是就可以很轻松惬意的操作,等着国内起床发现Base砸盘已经好几轮了?算法稳定币在各个群里疯狂Fomo,似乎都没人在关心大盘,AMM和流动性挖矿转眼就好像沦落成了古典DeFi。8号那天在etherscan上目睹了Basis崩盘、大户救场、有人趁机抄底割大户、大户割肉、又有人抄底结果一分钟亏20点….等全过程,几十万几百万的进进出出,看得目瞪口呆。Basis崩盘、复活、再崩盘、再复活……几轮之后,新一代算稳Frax出世,这是第一个由抵押品和算法共同支持的稳定币项目,我当时感叹说:从没想过炒币赚钱会如此艰难,我为此学了solidity,学了nodejs,学了智能合约攻防,重修了数据结构,研究了非理性行为和经济学原理,但终究没想到,有一天会遇到无可逾越的高山。兄弟会背叛你,金钱会诱惑你,只有数学不会。不会就是不会。去年9月到今年1月,这几个月里我处于完全懵掉的状态,除了挖挖矿赚点零花钱,什么都不敢做,买了就被套,割肉就涨,几乎回到了刚进币圈时的样子。1.8买寿司,1.2割肉,利润回吐一小半。痛定思痛,决定空仓观望。那时候也就在Frax的仿盘Pegs还赚了些,一来是冲了头矿,二来是不贪心,赚了就撤,宁可少赚也不能亏。在无尽的亏损和割肉中我终于领会到盈亏同源的道理:接下来,空仓见证了比特币站上两万刀关口,机构牛市来临。于是整个币圈都在往死里买币。踏空的感觉出奇难熬,看着一万六梭哈的牛总资产不断新高,看着灰度不停加仓,比特币一点点冲五万,忍不住哭喊,“求求你们过个年吧,别赚钱了!”这一轮讲故事的逻辑确实变化太大了,认知跟不上就是统统踏空:Mir卖飞了,Cake卖飞了,每一个矿币,每一天,都在经历上车下车互道珍重的时刻。踏空的人不断怀疑人生:谁在买这种垃圾币?上车的人则回头嘲讽:谁在卖这种价值币?有一天忽然看到了Autofarm,BSC上的机枪池。第一次看到时币价400,第二次1000,第三次看到时tvl已经破亿,忽然意识到它可以讲一个很好的故事,那就是成为bsc的第一机枪池,跟YFI对标。如果tvl可以到10亿,甚至上了币安,那么币价破万也不是不可能的,于是在1500的时候上了车,又一次开启疯狂奶币模式。记得那天,除了吃饭喝水上厕所,屁股就没从椅子上离开过,在每个群里不停宣传Autofarm;而后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第一件事,就是去每个群再讲一遍bsc第一机枪池的故事。9天之后,tvl破了10亿,币价上了9000,感觉接下去虽然可以稳稳上万,但空间毕竟有限了,到了换赛道的时候,于是下车,换成了170的bnb和7刀的cake。换车第二天,bnb直接拉破了300,cake 18。Defi入场本金百倍。那天的心情总得来说还是蛮平静的,发了俩红包,一条朋友圈,一条微博,纪念一下。心里很清楚,走到现在主要靠的是运气和行情,个人努力只是一小部分因素而已。火币的火葬链、币安的黑客链、OK的难产链、Matic的砍头链,跑路土狗、闪电贷、项目方监守自盗……每条链上都有无数的坑。但凡行差踏错几步,归零也是寻常事。群友说:“小刀哥让我明白,只要不离开币圈,哪怕破产了,街上捡捡塑料瓶,都能翻身的。”回想起来,这些年捡过的东西确实不少,coinbase的earn,keybase+xlm的联合空投……但如果不是遇到了行情,跟对了正确的人,也就是继续捡下去而已。那天我选择了继续重仓BNB和Cake,在Notion上开了个文档写到:币安大力扶持cake,跟uni竞争dex的赛道,cake向上还有很大空间。coinbase上市的预期,会给bnb打开天花板。币安的ieo新玩法,会继续刺激bnb上涨。等cake的ifo上几个到币安,等币安的launchpad打新玩法再来几轮,逐渐减仓bnb和cake。The most crowde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re NEVER the best ones.Coinbase上市的预期带动着平台币一路飞天,BNB一路高歌猛进破了600,所有群都在喊,于是我开始挂卖单离场,一路挂到635。仓位越减越轻越舒适。千军万马蹭以太,仿佛就在几天的时间里,马蹄、冯提莫、雪崩、虎符……纷至沓来,哦,当然还要算上那个要等到熊市才上场的ok难产链。赚钱效应当然是有的,四年前的英雄链太空链不是也让一部分人暴富了嘛?但我已经不清楚再继续玩下去的话,到底是在挖矿,还是会成为别人的矿。退了许多许多群,拿着3/4的稳定币游山玩水,错过了狗狗、shib的动物币行情,错过了Neo 150、EOS 15、BCH 1600的老主流飞天,也逃过了419、520、621的几波瀑布。这期间,有一天复盘的时候,发现了老陆在1月4号到10号之间给出的建议:回看1月10号那个时间点,sushi 4、grt 0.3、uni 5.6、波卡9、comp还不到200,若是无论重仓哪一个币,少则三五倍,多的七八倍,远远胜过这几个月辛苦挖矿或是小仓位打野的收益。于是我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焦虑。列表里的这些币,uni有过,sushi有过,bal也有过,要么是波段波飞,要么是快进快出割肉,为什么一个都没拿住?密码写的明明白白,为何我会眼睁睁错过?是因为没好好学习吗?有可能。立夏说,“我虽然也比较辛苦,但不是操作,而是深度看大趋势和一些好赛道的机会。我主要的投资方式,就是买了可以拿很久的,我每天累,只是因为学习累。我不需要那么多机会,一般出手就是重仓,重仓翻几倍比蚂蚁仓几十倍强。先好好树立大局观。”是因为性格问题吗?也有可能。本初说,“小刀哥,你特别容易急,一追,然后就想着割肉。其实赚钱不是啥钱都赚,主要是要等到确定的机会,重仓出手。”但这些似乎都不是根本原因。我带着这个疑问开始胡乱读书,顺便清理一些之前收藏下来的公众号文章,忽然看到“禅与宇宙维修艺术”的一篇文章,题为《认识你自己,才是投资这件事的终极乐趣》,里面说:那一刻我又一次仿佛被闪电击中,几年来被eos割,被wicc割,eos锁仓挖HPT被割,eos开大会又被割,dapp挖矿被割,资金盘跑路被割,抱着绝望的心态投了跑路人的下一个项目继续被割,匿名项目xmix跑路被割,yam“我们失败了”被割……我的币圈史,完全就是一部被割史。我没有过赚钱的经验,只有被割和如何避免被割的教训。这也就导致了我完全是基于如何避免亏钱的想法来操作的,我不知道怎么在牛市赚钱。所以赚了就跑,亏了就割。这是其一。其二,我对币圈的认识是什么呢?是庞氏骗局,是叙事经济,是生生不息的资金盘。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,必然会有冲得早跑得快的操作模式。这种手法不能说完全不对,但却导致了我从来没有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个币,一个赛道,重仓长线埋伏吃到大肉。每次买币的时候觉得可以拿三个月,或是三个星期,过上三个小时就卖了。要从根本上改变操作,还是要先扭转认知。我后来想,也许“波粒二向性”用在币圈也很合适。它同样会在不同条件下展现出价值投资和资金盘的不同性质。倘若只看到价值投资的属性,结局可能是多年乃至无止境的套牢,倘若只看到资金盘的属性,也会错过长线埋伏的机会。去年一起奋斗的战友们,有人继续专心做产品,研究元宇宙、NFT;有人建了收费群又不收费了,每天快乐休息打游戏;有人做收益聚合一战成名自由了;有人创业做游戏了;有人退群结婚了;有人去做一级了;只有一个大佬依然每天活跃的像个老韭菜。回想起来,似乎从三文鱼开盘的那一夜开始,我就再也没有打坐过。熊市亏钱,牛市亏身体。熬到现在,也该把生活习惯恢复如常了。好好读书、锻炼、陪伴家人,把禅定的功夫重新捡回来。人届四十,投资这条路才刚刚开始。阳明先生说,“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。方其根芽犹未有干,及其有干尚未有枝,枝而后叶,叶而后花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溉,勿作枝想,勿作叶想,勿作花想,勿作实想。冥想何益?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没有枝叶花实?”与同行诸君共勉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惊蛰财经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mlm.net/wang/11883.html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