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现有一线 Rollups 包含 Arbitrum、Optimism、zkSync、Starknet,都没有将其重要的排序器 (Sequencer) 开源与去中心化,反倒是刚好都推出自家网络建构框架 (Stack),加密研究员 Haotian 指出原因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因素。
Layer2 中心化排序器的发展策略
背景知识:Rollups 的排序器
现有以太坊生态主流的 Lyaer2,大多设计架构是将智能合约的运算需求外包给外部的伺服器,由于外部伺服器不论硬件或是数量设计,通常可以展现更好的效能,因此 Layer2 网络才能以更高的运算速度完成合约运算,最后将结果 (诈欺证明或是零知识证明) 交给以太坊进行结算。
其中这个伺服器又被称为排序器 (Sequencer),负责接受、排序、计算、打包交易内容,并将所需资讯上链至以太坊,角色有点像是以太坊的节点。
目前主流 Layer2 包含 Arbitrum、Optimism、zkSync、Starknet,考量需要快速迭代与安全性问题,目前都是以中心化的排序器在运行网络,规划是未来技术成熟后才开放与去中心化。
排序器中心化会造成什么问题?
在 Ethereum 上用户提交交易到 Mempool,需要等待矿工 (Builder) 按照燃料费或是自身规则选择打包出块,在这过程中用户的交易可能受到矿工提取价值 (MEV) 影响权益。
理论上,Layer2 的排序器收到交易资讯后会按照 Nonce、接收时间、燃料费价格与其他演算法公平排序交易并打包,将会比起以太坊更安全、更便宜。
但由于现有排序器是中心化的,拥有的权利更大,排序器是否会做恶、插入交易、MEV 等行为,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,反倒比起以太坊有更大的黑森林可能。
排序器去中心化技术简单但权力难放下
主要有两个原因让 Layer2 项目团队目前较没有意愿开放排序器去中心化:
- 安全问题:排序器属于 Layer2 的核心组件,一开始若直接采用分散式排序器将会有较大的潜在故障风险,会影响使用者体验,对于早期项目发展不利。
- 利益问题:当该项目成长到一定程度,交易量与随之而来的利益也会增加,控制排序器不仅可以控制燃料费定价权,还可以任意收取其他隐藏费用,团队就不太愿意再推行去中心化把权利拱手相让。
将 Sequencer 去中心化的技术逻辑并不难,真正难的是权利下放。
实际上已经有不少 Layer2 的项目已经尝试将排序器中心化运行了。例如 Metis 已经实现分散式的排序器运作网络,并利用 POS 代币经济确保做恶的节点正常运作,达到排序器「硬分散」。
折衷方案:多 Layer2 生态策略分摊信任假设
不过 Haotian 认为虽然目前 Rollups 市场主流的方案是中心化的排序器,但或许仍值得信任。
Arbitrum、Optimism、zkSync、Starknet 都不约而同选择地开放自家网络建构框架 (Stack),目标是打造多网络生态架构,试图将关键技术组件共享化的策略。
- Arbitrum 推出 Arbitrum Orbit
- Optimism 推出 OP Stack
- zkSync 推出 ZK Stack
- Starknet 推出 Starknet Stack
透过把核心排序器共享出去,打造一个多链组合架构,然后透过多签、治理权投票等方式来共同治理排序器发展,达成一种社会上的分散共识,作为排序器真正意义上去中心化前的过渡期。
借由拉拢其他项目加入生态,例如 OP Stack 生态除了 OP Mainnet 之外,还有 Base、opBNB、Zora、Mantle、Celo、Debank 等著名项目,让市场对其排序器更加信任,虽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。
这类软分散式的方案,需要市场对其项目有一定信任才可能做得起来,因此也只有主流 Layer2 项目才使用此方式。
从排序器去中心化看项目策略
软分散式和硬分散式本质上都是一种去中心化取信市场的策略,前者适合已经取得较多市场信任的大项目 (也不容易舍利),后者适合没有受到过多市场关注的小项目,以正统技术急起直追。
借由上述技术差异的理解,就能轻松搞懂为何 Layer2 项目团队推动排序器去中心化进程动作慢,也可以看清项目团队推动网络建构框架背后的算盘,有助于对于加密市场与项目有更精准的判断,甚至预测趋势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惊蛰财经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mlm.net/kuang/38912.html